這次不談政治,只談統計。
1.每屆立法會選舉,靠最大餘額當選的議員數目:
- 1998年:五位
- 2000年:六位
- 2004年:六位(其中一位排列第三)
- 2008年:三位
- 2012年:零位
2.用現行的「黑爾數額」計算餘額,陳淑莊獲得23,205票。假設用「特羅普數額」計算餘額,陳淑莊將獲得29,125票,會在平行時空裡,比王國興多出1,789票而當選。
3.用現行的「黑爾數額」計算餘額,余若薇獲得16,784票。假設用「特羅普數額」計算餘額,余若薇將獲得22,504票,比奪得最後一席的梁志祥仍要少11,273票。
4.民建聯地區直選九張名單全部當選。
如此看來,比例代表制今屆名存實亡,幾等同於多議席單票制。當然,我們看到合組名單而不夠票令排第二當選的例子(如陳淑莊)、也有分拆名單卻雙雙落選的例子(如李永達/陳樹英),故此不能就此一鎚定音。但挾著國民教育、一簽多行、梁振英的弱勢政府等勢頭,卻因為建制派懂得遊戲規則,而令個別泛民候選人變成贏氣勢輸議席的罪人,可不是大家選舉前所預期的。
See also:
從比例代表制到立法會政治騷